巴黎人官方网站

巴黎人官方网站

您的位置是: 首页 > 巴黎人官方网站 > 正文
我院川妹子打造“非遗”课堂
发布日期:2016-10-17访问次数:

  华农的一名大四女生,近年来将葫芦烙画、楚国汉绣、手工陶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课堂,并亲自组建实践团队开展传统文化之旅,自2014年起先后寻访2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足迹踏遍广西、安徽等7个省区17个市。她叫罗昭怡,是1590巴黎人登录网址的一名学生,如今,她亲手开设的传统文化课堂已经步入正轨,并开始盈利。“从一名文化保护志愿者,到传统文化的探寻者,我始终是‘非遗’的坚定守护者。”罗昭怡说。

寻访11个“非遗”项目踏遍17个城市

  出生于四川成都的罗昭怡从小耳濡目染了川剧、蜀绣、蜀锦等多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,八九岁时便常常蹲在街头,看手工艺传人的绝活,一看就是几个小时。“从制作到售卖,‘非遗’文化传承的每一个环节已经深深印刻在我的记忆里。”罗昭怡说。

  进入大学后,罗昭怡对“非遗”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。2014年5月,罗昭怡为自己的“非遗”寻访做了三个月的准备工作,最终确定了11个“非遗”项目的寻访。2014年8月—9月,罗昭怡走遍了7个省区、17个城市,用文字、图片、影像资料记录下了“非遗”文化的原貌。

  由于存在语言沟通障碍,每到一个地方,她都会尝试联系当地政府文化部门,邀请工作人员一同参与寻访。没有当地人陪同,她便把与“非遗”传承人的谈话录下来,后期再找相关人员一点点进行翻译。在桂林探访时,由于夜间行船,河道特别黑,罗昭怡乘坐的船与大船相撞,整个翻了过去。“当时我在水下拼命地挣扎,划船的师傅扑过来抱住我,哭着跟我说河道里翻船存活几率不到百分之十。”罗昭怡心有余悸地回忆。

七人众筹千余元打造传统文化课堂

  实地探访后罗昭怡认识到,政府虽然对“非遗”文化有拨款扶持,但不能使其可持续化运作,于是她想将传统文化与商业发展结合,让更多的人接触传统文化。

  罗昭怡想到开设传统文化体验式课堂,让传统文化走进小学,“小孩子的可塑性较强,通过体验式学习,可以充分调动小朋友的触觉、听觉等感官,不仅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,更让他们对‘非遗’文化有一个立体化的认知。”

  2014年10月,罗怡和7个伙伴每人投入200元开始创业。为了获得武汉各小学的联系方式,罗昭怡绞尽脑汁:找小学生要老师的联系方式,找武昌区团委帮忙联系,甚至拨打114求助,“当时每天打114找各个小学的联系方式,但是很多电话都是门卫的,根本不理会我。”

  当她终于第一次在创业平台推广自己的团队时,台下没有一个人提问,有的甚至直接说他们不可能成功。但她从未想到过放弃,继续在“武汉青桐会”“互联网+”等平台推广。

传统文化与商业结合只为促进“非遗”传承

  经过了重重困难后,2016年1月21日,罗昭怡团队正式成立了武汉市源行文化责任有限公司。据主要负责“非遗”课堂的源行团队队长罗权介绍,体验式课堂是公司最主要的盈利来源。“通过武昌区团委在武汉市各小学的宣传推广,每周末都有来自晒湖小学、何家垅小学、红岭小学等学校的小学生们报名来华农参加体验课程。”他介绍说,体验课程包括葫芦烙画、泥塑、面塑、汉绣、剪纸和正处于开发阶段的英山缠花六门课程,每堂课参与人数在35—40人之间,一节课的费用在20—30元不等。“偶尔赶上节日,我们会举办特期活动,收费会更高一点。”罗权说,中秋节的时候,他们就举办了一整天的体验活动,上午参观校园和博物馆,下午是月饼、面塑的制作体验课程。“孩子们很顽皮,常常在开课前就把材料包弄得乱七八糟。”汉绣项目组负责人朱培露说,一开始他们讲课过于生硬,孩子们没什么学习兴趣。后来,每节课上完,课程负责人就会发放问卷调查,并与带队老师及时沟通,探讨小朋友喜欢的上课方式。“给孩子们上课,必须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,使课程简单化。”朱培露说,比如在面塑课程中的搓面团环节,老师们都用“黄豆大小”等具体形象的字眼代替“几厘米”、“多长多宽”等孩子们无法理解的概念。

  除了传统的体验式课程外,团队还与社区联手,在南湖社区、西苑社区等推广实验亲子活动项目。此外,为保障客户源与团队资金来源、增强项目的影响力,团队将部分标准化课程整体出售给了培训机构,并与致力于做亲子体验项目的“耕读公社”合作,尝试将课程穿插进亲子夏令营、军训等活动。“我们将传统文化与商业发展结合,不仅是为了售卖,更是为了传播文化。”罗昭怡说,传承人的职业化能够给他们带来稳定的收入,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、精力去发展、传播“非遗”文化,有利于“非遗”文化可持续发展。